ASO、RF 、CRP是医院中常见的检验组合“风湿三项”,也是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筛查的重要依据,采用免疫学相关检测方法。
1、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当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炎症时,由肝脏分泌的急性时相反应类蛋白。
1、作为病情的活动性指标,98%的RA活动期患者CRP升高,92%缓解患者CRP恢复正常水平。
2、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轻度RA患者CRP通常不超过50mg/L,CRP高达100mg/L表示疾病严重。
3、指示有无并发感染,RA活动期CRP一般轻度或中度增高,如果CRP明显升高(超过50mg/L),且有发热及其他全身症状,多提示并发感染。
4、判断治疗后疗效,CRP持续低值提示病情缓和,治疗后的表现良好。CRP呈阳性或持续升高,说明病情疗效欠佳和复发的可能。
2、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因子(RF)主要存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是一种抗变形IgG的自身抗体,IgM型被认为是类风湿因子的主要类型。类风湿因子是一个免疫学指标,可以作为一个疗效评价指标,评价治疗的效果,但是不会像C反应蛋白那样,随着炎症情况而变化明显,因此不作为监控疾病活动的指标,也不需要经常检查。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F阳性率达80%,健康人群众RF阳性率为5%,RF的阳性结果必须结合临床或其他检测结果予以证实。
3、抗链球菌溶血素O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是在人体感染了A组溶血性链球菌后,人体出现相应的抗体来对应其产生的溶血素O,即“抗O”。实验室手段可以检测到抗O的含量。正常值一般在200单位以下,若高于200单位,说明最近有过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链球菌的感染导致风湿热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发生。在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抗O”是会升高的,因此可以作为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指标。
但抗O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抗体,链球菌也会导致其他如扁桃体炎、咽炎、猩红热等一类疾病发生,机体会出现抗O的升高。而对于类风湿患者来说,其发病可能与某些微生物感染有关,或由于免疫异常、抵抗力差会导致局部感染发生,链球菌也可能混杂在其间,检测时可能出现抗O升高。
关节疼痛如果从偶发变成了频发、持续性疼痛就必须引起重视进行科学的检查和确诊。
(内容来源于检验医学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和荣誉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