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11日由福建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办的“福建省肝脏疾病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在福州大饭店召开,此次会议旨在促进 福建省肝脏疾病诊断的发展。
此次学习班邀请了省内肝病及相关领域的多位专家作专题报告,以及对临床病例的讨论,对 国内外指南的解读,并就目前肝病诊疗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全方位展现肝病临床实践的新理论、新技术及其研究方向。其中专题报告涉及的主题有:《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中耐药的管理》、《慢乙肝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新版《亚太地区丙型肝炎共识和诊疗流程》更新要点、《肝衰竭的诊疗规范》、《肝性脑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等。
泉州市第一医院副院长苏智军主任致开幕词,首场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主任江家骥教授就乙型肝炎抗病 毒治疗中耐药的管理作了专题报告。江家骥主任提出目前各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公司都要提出自己的耐药管理,但是我们的临床医生应该怎样去很好的理解这些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耐药的管理,还有 根据国内外各种指南如何做抗病毒的优化。江家骥主任会前还申明本场学术会不受任何制药公司的委托,把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耐药管理做个公正阐述。该专题报告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更新了观 念, 得到了参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在提问环节时,龙岩二院孙家敏主任提出:有些病人长期监测肝功能正常,但是影像学上,包括肝穿诊断,都表明疾病在进展。本院监测乙肝病毒DNA含量是低于检测下 限,但是送给尊龙凯时用cobas做的高灵敏HBV-DNA检测值在100 IU左右,这样的病人该如何治疗?如何抗病毒?如何检测病毒含量?如何与病人沟通送检高灵敏度?江家骥回答说:这种病例在临床也并不 少见,确实有些病人在肝功、病毒含量检测等都是阴性,但是疾病还是在进展,甚至转化为肝癌。特别是运用阿德福韦酯的时候乙肝病毒DNA低水平复制,国产试剂无法检测出病毒含量,但疾病还是进展 当中,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考虑用下cobas的试剂去检测下具体的病毒含量,然后在根据实验结果调整或优化治疗方案。目前国内对此种患者最容易忽视,如果不积极治疗,任其发展,可导致肝硬化、肝癌 。所以如果病人经济条件可以我们都会建议他们做下这个高灵敏度HBV-DNA。
本次会议吸引了省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他们 都将自己所擅长的专业和临床上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整个学习班学术氛围非常好,有助于多层次多渠道地进行交流协作,深化传染临床科室与实验室的沟通,促进福建省肝脏疾病诊断的发展。( 福州/林如清)